旴江55位医药名人传略(续一)<sup>*</sup>
【作者】网站采编
【关键词】
【摘要】(接《江西中医药》2019年第3期) 11 侯逢丙 侯逢丙(1216―1290年),字唐卿,江西清江县(今江西樟树市)人,医药家。先世开封人,曾祖父侯显仁做过高邮县和兴化县知县,后因避战
(接《江西中医药》2019年第3期)
11 侯逢丙
侯逢丙(1216―1290年),字唐卿,江西清江县(今江西樟树市)人,医药家。先世开封人,曾祖父侯显仁做过高邮县和兴化县知县,后因避战乱而逃至江西多地,最后定居清江(樟树)。逢丙幼孤,孝养寡母,博学强记,握笔成章,善书法、工吟咏。奉“达则为良相,不达则为良医”之训,研读岐黄,熟谙医药之道和经商之策。认为清江“扼江广之津要”,交通便利,为四方药材集散之地,药源广泛,于是开设“侯逢丙药店”,专事制药售药。侯氏刻意求精,精选道地药材,制炒遵《肘后》,讲求质量,注重功效,获得人们的赞誉。所制药材畅销东南各地,跃居全镇药材行号之首,本人亦成了清江药界的首户。侯氏豪爽慷慨,尚义好施,乐于助人。凡是贫苦百姓,无论远近亲疏,看病施药,不取分文,人称“侯善人”,前来求医求药者众多。理学家吴澄应其子侯登之请,为侯逢丙撰写了墓表,由此他的事迹才得以流传至今。
12 黎民寿
黎民寿(约南宋中晚期),字景仁号水月,一生好佛,人称“居士”,江西南城县人,医学家。初习儒业未能得志科第,因感伤民众之疾苦,故弃儒拜师从医,视民众之疾犹如己病,叹曰:“既未能得志科第以光世,则医亦济人也,与仕而济人者同”。广搜良方,救黎民于疾苦,虽求治者应接不暇,始终不怠不倦,治病多良效,患者争造其门。景定元年(1260年)撰成《简易方论》11卷、《决脉精要》1卷,并撰有《广成先生玉函经解》3卷,皆流传日本。另撰有《断病提纲》《辑方》,今佚。理学家吴澄曾赞曰:“盱江名医黎民寿,著论《辑方》,至今盛行于世……何盱江独多工巧医欤!”刘伯骥《中国医学史》云:“《简易方论》明出其方,明著其法,昭白洞察,刊于示人,明曰‘简易’”。
13 席弘
席弘(约南宋中晚期),一作席横,一作席宏,字弘远或宏远,号梓桑君,江西临川县人,医学家。出生于医学世家,先世为宋廷明堂医官。席氏针灸精妙,善治内、外、妇、儿、五官、骨伤等科急重症,辨穴施针,捻转补泻,有立竿见影起死回生之效。席氏以针灸薪火相传至明代已经有12代,据《神应经》记载:席氏医学传至第10代孙席天章时,由家传变为师传;席天章不仅内传儿子并且外传于徒弟陈会,陈会又授徒24人,门徒涉及国内多地,迄清末仍有后裔席瑾传承家学,形成了门徒遍及全国的席弘针灸学派。这是我国历史上传承最久远及影响地区最广泛的针灸派系。席弘门徒根据席弘学术思想而补辑或编写成的针灸歌赋《席弘赋》,得到后世《神应经》《针灸聚英》《针灸大全》《针灸大成》《重楼玉钥》等著作传承。徐凤《针灸大全》有赞:“学者潜心宜熟读,席弘治病最高明。”所撰《席横家针灸书》,今佚。
14 李駉
李駉(约南宋中晚期),字子野,号晞范子,江西临川县人,一说崇仁人,医学家,儒而善医。因见古医书文字深奥,庸医妄用药饵,误害性命,于是专事医学,研探《难经》《脉经》等医经,详加注释。咸淳五年(1269年)撰成《黄帝八十一难经纂图句解》7卷,存世。李氏因感当时流传的《难经》注本浅陋多错,不足以观读,致使奥旨暗而不彰,医者莫能资其说以施世。于是根据古贤遗训,加之自己的研究所得,提取《难经》大法,结合《素问》有关内容,绘图38幅,以发明阐释脏腑、阴阳、营卫、三焦、脉象、经络、腧穴之旨义,对《难经》的主体内容分7卷进行“随句笺解,义不容舛”,做到一句一解,以发皇经义,“言言有训,字字有释”。这种注解方法对于初学者尤为适用,是现存《难经》较早的注本,其文献学价值十分重要。
15 董起潜
董起潜(约宋末元初),江西乐安县人,医学家。宋儒生,宋亡后,弃儒从医,以解民众疾苦。医术精湛,名播四方,能究脉之精微,察病之原本,能言将发之疾,去已病于霍然。理学家吴澄誉其为“十全之医”。董氏曾治愈吴氏从孙之病,“(小儿)抱奇疾,医莫能疗,而更生于起潜只手”。至顺元年(1330年)董氏访吴澄,观其气色,预言吴氏次年夏秋之间必发重病,建议吴氏服药于未发之前,吴氏疑惑未服。来年之夏病果发,似疟非疟,日轻夜重,医莫能辨,董氏逐次给吴氏用桂枝加附子汤温散其表,四桂散加姜桂暖其下部,治中汤加附子温其中焦,参苏饮益气调理等,“凡四易药”,立愈。吴澄撰《赠董起潜序》慨曰:“倘天下之医人人如起潜,天下之病人人遇起潜,则可以保身,可以尽年,而举世无枉夭之患,良医之功,其博济于民,视良相奚异!”
文章来源:《江西测绘》 网址: http://www.jxchzz.cn/qikandaodu/2020/0810/382.html